黃聖彥 老師
教授項目:手工製作小提琴、提琴維修、小提琴演奏、中提琴演奏、大提琴演奏、弦樂合奏、日文



黃聖彥老師自幼就學小提琴,擁有日本國洗足學園音樂大學大學院小提琴演奏碩士,師事東京交響樂團首席磯恒男先生。
國語日報2019.06.29
報導.攝影/高修民
https://www.mdnkids.com/search_content.asp?Serial_NO=%20112461
製琴名師兼小提琴家黃聖彥,日前參與屏東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設計系製琴工作坊計畫,教導學生以本土的臺灣杉作為木料,製作小提琴。黃聖彥認為,如果能自己製作完成一把小提琴,自己在拉琴時會很快樂,對人生也很有意義。
在歐洲、日本學習製作提琴多採師徒制,也有專門的製琴學校。黃聖彥曾到日本東京就讀大學進修音樂,由於修提琴的費用很貴,他有一次去修琴時,對修琴師傅提出想學習製琴的意願,獲得師傅的同意。因此展開白天上學,下課後學製琴的六年學藝生活。
黃聖彥回憶說,日本學習製琴的方式很安靜,教室都是靜悄悄的,師傅不會特別指導他,他也不能隨便發問,一開始他嘗試發問,發現會打斷師傅的思緒,要等師傅休息時、心情很好時才發問,師傅就會解答。而且須自己多觀察、再想想,就會發現做琴頭時原來師傅是用這個方法。
黃聖彥說,師傅不能依賴一輩子,學了六年,師傅就趕他走,把他的工作桌收起來,要他自行創業,並告訴他有問題再回來問;剛開始他內心有點難過,後來才明白師傅要他自立門戶的苦心。
黃聖彥表示,在日本學製琴沒有薪水,也不用繳學費,他經常工作到晚上十二點,才搭最後一班地鐵回家。黃聖彥是日本師傅的第五個徒弟,也是最後一個徒弟,更是唯一的外國籍徒弟,師傅教完他就退休了。
在日本學習傳統的製琴,須安靜的完成工作;黃聖彥回到臺灣開設的工坊卻是充滿歡笑聲,因為他認為製琴是一件很愉快的事。黃聖彥因為修琴而進入製琴的領域,在日本學習期間做了十把琴,還靠賣琴為生。他說,師傅曾經告訴他,工作既是興趣也是生活,而且又能讓自己和學生有成就,所以他沒想過要放棄製琴。
製琴要從基本木工開始學起,林林總總的基本功夫,就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;透過樣板製作、刨製、切削、描繪、拉鋸、雕刻、黏著及雕刻等功夫,才能成為一把可拉奏的小提琴,過程中黃老師細心地講述製琴技巧,也會即時給予學員幫忙,讓生硬的技術課程中,多了許多人情的溫暖。
黃聖彥老師相關報導
當村長遇上提琴師(吳倚豪黃聖彥) 一步一腳印 20200823 https://youtu.be/PXK6tUMj8vQ
春天提琴–黃聖彥老師 https://youtu.be/ZEstoSLIfxw
傳授制琴技巧 黃聖彥打造深山「小提琴村」https://www.bg3.co/a/chuan-shou-zhi-qin-ji-qiao-huang-sheng-yan-da-zao-shen-shan-xiao-ti-qin-cun.html
臺灣杉製作提琴 發展本土工藝https://www.mdnkids.com/search_content.asp?Serial_NO=%20112461
令人驚豔 水庫漂流木 變身獨特小提琴https://www.merit-times.com/NewsPage.aspx?unid=660179
琴師用漂流木製「琴」俑 背後其實大有故事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26/5552645
詢問及報名課程請洽玩音樂